魔芋又名蒟蒻,是一種生長在海拔250-2500米的山間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魔芋對生長環境有比較特殊的要求,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非洲等地,美洲和歐洲目前還沒有種植的記載。從產量和規模上來看,魔芋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國、台灣、日本、緬甸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亞等國。中國主要分布在四川、湖北、雲南、貴州、陝西、廣東、廣西、等省山區均有分布。日本有1500多年的種植和食用歷史,有100多年的精粉加工史,而中國雖有2000多年的民間栽培歷史,但真正的精粉加工只是八十年代中期才開始。
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魔芋來治病。
經科研人員研究,魔芋含有十六種氨基酸,十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豐富的食物纖維,防止結腸癌,乳腺癌有奇效;魔芋低熱、低脂、低糖,對預防和治療肥胖症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的人群,可以說是一種上等的既飽口福,又治病健體食品,還可以防治多種腸胃消化系統的多種常見慢性疾病,由此可見,魔芋是一種「天賜神藥」,食用有百利而無一害。
我國民間種植加工食用魔芋已有200年的歷史,單以前只是在少
數山區零星食用,近20多年來,隨著經濟的發展,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,飲食也從過去的飽食營養型轉向了現在的美食保健型,魔芋食品業有了較大的發展。我國現已有十五個省區開始規模種植加工食用魔芋。世界上也有很多國家食用魔芋食品。其中,日本最盛,平均每人每天要食用0.6Kg魔芋。
在90年代中期,人們普遍認為中國魔芋種植、加工及研究水平
比日本要落後至少15年。但最近幾年,國內加大了魔芋研究力度,魔芋加工技術不斷提高,各種專業設備不斷改進完善,產品的質量也有了明顯改觀,其應用研究水平更是日新月異。現已證實的魔芋品種有130多種,中國分布有21種,其中9種為中國特有品種。魔芋最大利用價值在於其葡甘露聚糖成分,魔芋是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主要經濟作物。但並不是所有的品種都能合成葡甘露聚糖。含有較豐富葡甘露聚糖的品種主要有花魔芋、白魔芋、疏毛魔芋、東川魔芋等。白魔芋品質最好,葡甘露聚糖含量比花魔芋高,但花魔芋的產量比白魔芋高,且更適宜廣大山區栽培。中國當前大量種植加工的是花魔芋,台灣則為台灣魔芋。